如何识别和避免AI时代的“套路”?
1. 为什么会出现“AI套路”?
问题: 为什么当“全民AI”时代来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AI套路”?
解答: 核心在于信息差。一方面,存在信息差的群体对AI抱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渴望学习新事物;另一方面,一些商家利用这些群体的认知盲区,打着AI的旗号进行“圈地运动”,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的传统营销手段。
例子:
- 贵州李姐花钱找“AI大师”算命,结果被诱导支付更高费用“解运”。
- 陕西大任沉迷于“AI直播”培训,花费数千元学习并通过带货导师指定的保健品希望能够回本。
2. “AI套路”有哪些常见形式?
问题: 目前有哪些常见的“AI套路”?
解答: 这些“AI套路”席卷线上线下,常见的形式包括:
- AI直播: 包装成最新风口,吸引用户购买高价课程,实际上只是利用AI生成数字人进行低质量直播带货。
- 案例:娜姐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自己利用“AI直播”赚钱的内容来获取“粉丝”,然后发展学员收取高额会员费。
- AI算命: 利用用户对AI的神秘感,先以低价吸引用户,再以“AI算出有劫难”为由,诱导用户购买高价“化解”服务。
-
AI卖课: 售卖质量参差不齐的AI课程,甚至将免费资源包装成高价课程。
- 案例: 大任在网上购买《清华大学DeepSeek使用教程》,实际上该教程是免费的。
- AI拓客: 各行各业利用AI进行客户引流,然后进行商业转化,如保险、保健品、股票、信贷等。
- 案例:直销团队声称利用AI可以每天生成大量优质内容,精准引流和商业转化,吸引用户加入。
3. 谁是“AI套路”的受害者?
问题: 哪些群体容易成为“AI套路”的受害者?
解答: 主要是对AI一知半解的“AI小白”,或者说是“赛博边缘群体”,包括:
- 对新技术充满好奇但缺乏判断力的中老年人。
- 身处信息闭塞环境,难以接触到真实信息的群体。
- 缺乏信息甄别能力的青少年。
这些群体往往存在信息差,容易被夸大宣传的AI概念所迷惑,从而进行“冲动消费”。
4. 如何识别和防范“AI套路”?
问题: 如何避免成为“AI套路”的受害者?
解答: 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
- 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理性评估需求
- 不盲目跟风购买AI课程或服务。
- 优先选择公开资源入门,如官方文档、免费教程等。
- 购买课程前,核实机构营业执照、师资背景等。
- 培训机构:诚信经营,提升课程质量
- 不夸大宣传,切实履行承诺的服务内容。
- 相关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课程分类标准,要求审核并公示资质证明,推广公益性教育。
- 社交平台:严格把控相关内容
- 加强对AI相关内容的审核,避免虚假宣传和诱导消费。
- 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
- 明确监管责任和标准,对虚假宣传、欺诈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 消费者要提升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一旦碰到欺诈,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 “AI套路”的潜在危害#金融信贷,
问题: “AI套路”可能带来哪些潜在危害?
解答:
- 利用AI导流,进行金融信贷和电信诈骗,后果不堪设想。
- 造成消费者为AI这一轮新的市场教育“买了单”。
我认为:
“AI套路”的出现,是技术发展初期不可避免的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新技术的渴望和认知不足之间的矛盾。与其被动地“买单”,不如擦亮眼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让AI真正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而不是成为被收割的韭菜。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在AI时代,我们也要敢于直面信息洪流,理性思考,不盲从,不迷信,才能避免被“AI套路”所伤。
,,,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