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2.0时代:姚班天才的二次创业与挑战
1. AI 1.0时代姚班天才的辉煌与失意
1.1 什么是姚班?为何被称为AI领域的“黄埔军校”?
姚班是由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于2005年创办,旨在为中国培养世界一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由于其培养出众多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才,因此被称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黄埔军校”。这些天才少年能够师从图灵奖得主,无疑是开启了通往行业巅峰的大门,也让他们在技术浪潮初起时便抢占先机。
1.2 姚班学子在AI 1.0时代有哪些代表性创业成果?
- 旷视科技:由印奇等姚班学子创立,凭借领先的人脸识别算法,成为AI 1.0时代的“AI四小龙”之一。
- 小马智行:由楼天城创立,闯入智能驾驶领域,成为该领域的独角兽。
- 其他:还涌现出清影医疗(邹昊)、区块链Conflux(龙凡)、太极编程语言(胡渊鸣)等项目。
1.3 AI 1.0时代,姚班系创业者面临哪些挑战?
尽管取得了一些商业成功,但姚班系创业者也经历了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的碰撞,面临诸多挑战:
- 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的差距:过于追求技术,忽视市场需求。
- 激烈的市场竞争:大量企业涌入相似赛道,导致产品同质化,价格战激烈。
- 资本市场的摇摆:AI赛道投融资事件数量下滑,资本对AI前景持观望态度。
- 政策因素:例如旷视科技的IPO之路受到美国制裁和蚂蚁事件的影响。
2. “姚班”基因:挑战“无人区”是日常
2.1 进入姚班的门槛有多高?
清华大学每年新生有3000多人,而“姚班”始终只有50余名同学,基本上都是数学、物理及信息学奥赛的金牌选手,各省高考前三甲,其生源主要来自保送、自主招生。
2.2 姚班的课程设置有何特点?
课程强度大,信息量巨大,偏重深层次的理论计算的分析和架构。姚班给学生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去做科研、实习,还可以去访问。例如,大二的印奇就获得了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的实习机会,参与人脸识别引擎的研发。
2.3 姚期智院士对学生的期望是什么?
姚期智鼓励学生关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战略高地,多做“从 0到1”的工作。学术研究的关键在于落地应用。
3. AI 2.0时代:姚班天才的再次出发
3.1 为什么姚班创业者总能在技术拐点抢占先机?
姚班的培养机制让他们习惯于解决没有人解决过的问题,敢于挑战“无人区”。这种挑战精神使得他们在技术变革时期能够迅速抓住机遇。
3.2 AI 2.0时代,姚班天才们有哪些新的创业方向?
- 具身智能:范浩强等人创立“原力灵机”,投身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 智能化汽车:印奇入局智驾,认为AI未来会沿两大方向演进:AI in Digital和AI in Physical。
- AI大模型:马腾宇创立的Voyage AI被MongoDB收购,加速大模型的商业化。
3.3 AI 2.0时代,姚班天才们面临哪些新的挑战?
- 商业化落地困难:AI 2.0时代的商业化落地同样困难重重,需要更快的技术迭代速度来压缩商业周期。
- 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不管是具身智能还是汽车智能化,竞争都更甚于当年的计算机视觉。
- 资本市场的谨慎:面对更烧钱的大模型,资本可能不如以前那么慷慨。
4. 姚班创业者的理想主义与现实
4.1 姚班创业者的理想主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坚信技术可以改变世界,追求技术上的极致。
4.2 现实的挑战如何消磨了姚班系的光环?
- 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
- 硬件研发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风险高。
- 资本市场对AI前景的看法出现分歧。
4.3 如何看待姚班创业者在AI 2.0时代的再次出发?
这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技术周期的策略,他们希望通过连续创业的方式,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 , #AI2.0, ,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