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定价风波:无限变有额度,用户怒了?Token计费引争议!

AI前沿8小时前发布 yizz
798 0 0
广告也精彩

Cursor 定价风波:从“无限”到“按量计费”的滑铁卢?

Cursor 定价策略为何突然转变?

Cursor,这款曾经以“月付 20 美元、500 次快速请求 + 无限慢速模式”吸引大量开发者的 AI 代码编辑器,在 6 月 16 日突然宣布改用 API/Token 计费。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

  • Pro 用户:每月仍支付 20 美元,但这笔钱变成了“前沿模型”的 20 美元代金券。
  • “无限”的缩水:真正“无限”的,只剩下 Auto 路由和自研 Tab 模型。
  • Ultra 版:要价 200 美元,额度放大 20 倍。

简而言之,Cursor 放弃了原有的“无限”模式,转而采用更精细化的 Token 计费方式。

用户为何对新定价策略感到不满?

用户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无限”的误导:定价页面的描述“Unlimited Agent requests(部分模型有速率限制)”容易让用户误以为,付费后仍可随意使用 GPT-4Claude Opus 等高端模型,只是偶尔会被限速。
  2. 额度消耗过快:实际体验却是,即使是轻度编码,20 美元的额度也很快耗尽,导致账单飙升。例如,有用户反映,之前一个月才用完的额度,现在几天就见底。
  3. 缺乏用量监控:界面初期没有实时用量面板,用户无法了解剩余 Token,也无法追踪每次调用消耗的成本。
  4. Pro 计划价值降低:用户认为 Pro 计划 唯一的卖点被剥夺,引发了社区的强烈不满,甚至出现了“骗局”、“偷换概念”等负面评价。

举例说明:小明是一名 Cursor Pro 用户,他主要使用 GPT-4 模型进行代码生成和调试。在旧的定价模式下,他每月只需支付 20 美元,就可以无限使用 GPT-4 的慢速模式。但在新的定价模式下,他发现自己仅仅使用了几天,20 美元的额度就消耗殆尽,不得不额外支付费用。

Cursor 如何回应用户的质疑?

面对用户的强烈不满,Cursor 在 7 月 4 日发表了《Clarifying Our Pricing》博客,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正式道歉:承认“无限”仅指 Auto/Tab。
  2. 全额退款:对 6 月 16 日至 7 月 4 日的超支用户全额退款。
  3. 改进体验:承诺补做用量仪表盘,提前预告未来调价。
  4. 提供旧方案:私信客服可切回“旧版 500 请求”方案,但超额后仍按新 API 成本计费。

Cursor 解释称,复杂的长上下文请求会消耗大量 Token,单一按请求计费难以覆盖成本。他们认为,按照中位数使用量测算,20 美元大约能购买 225 次 Sonnet 4 调用、550 次 Gemini 或 650 次 GPT-4.1 调用,大多数用户“用不完”。

Cursor 的未来会如何?

这场风波是否会成为 Cursor 的转折点,关键在于团队能否用清晰的计费逻辑与数据可视化,重新赢回用户的信任。

个人认为Cursor 的定价调整反映了大模型应用的发展趋势:Token 消耗的精细度终将像电费或流量一样被逐字节计价。开发者需要重新审视调用习惯,而整个 AI 工具 市场也在走向与算力实际成本紧密挂钩的计费范式。

我认为:Cursor 的这次定价风波,就像一个不小心踩到香蕉皮的行人,虽然摔了一跤,但也提醒了大家,AI 工具的计费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未来的 AI 世界,不再是“无限畅饮”,而是“按需付费”,开发者们需要更加精打细算,才能玩转这些强大的工具。

,

© 版权声明
chatgpt4.0

相关文章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