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5 重磅发布:最强模型来了,这次到底更新了什么?
凌晨一点,OpenAI 发布了什么重磅消息?
在 2025 年的某个凌晨,OpenAI 进行了线上发布会,宣布了其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模型 GPT-5。这一模型在 LMA 榜单上获得了第一名,标志着新一代 AI 技术的诞生。这次发布会主要针对 ChatGPT 用户和 API 开发者,带来了诸多令人兴奋的更新和改变。
为什么说这次的发布会至关重要?
这次发布不仅是模型的简单升级,更是一次全面的革新。它不仅提升了 AI 的能力上限,还通过更亲民的价格策略和多样化的模型版本,试图将 AI 技术推向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和开发者生态。你可以将这次发布看作是 AI 行业的一个新起点,GPT-5 的强大性能和易用性,将深刻影响未来的 AI 应用和开发。
GPT-5 模型家族:命名混乱的背后,我们到底该如何区分?
如果你在发布会后感到困惑,不知道 GPT-5 到底有多少个版本,这很正常。官方的命名规则确实有些混乱,但只要掌握核心信息,就能轻松区分。
核心模型命名与功能解析
OpenAI 提供了三套命名规则,但对于开发者和用户来说,最关键的是 API 中的命名。
- GPT-5:这是 GPT-5 的主力模型,也是性能最强的版本。它拥有最新的知识库,更新截止到 2024 年 10 月 1 日。
- GPT-5-Chat:该模型的功能与 GPT-5 基本相同,主要用于 ChatGPT 用户界面。其知识更新截止到 2024 年 9 月 30 日。
- GPT-5-Mini:这是一个次级模型,性能略逊于主力模型,知识更新截止到 2024 年 5 月 31 日。
- GPT-5-Nano:这是性能最弱的版本,但其价格也最为亲民,适合对性能要求不高的任务,知识更新同样截止到 2024 年 5 月 31 日。
GPT-5 模型家族的跑分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是其在 vibe coding 上的巨大提升,让 AI 在生成创意和美学相关的代码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能力。
GPT-5 的价格策略:更强更便宜,这是真的吗?
是的,这次 GPT-5 的发布,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其价格策略。
GPT-5 的价格优势体现在哪里?
简单来说,GPT-5 比之前的 GPT-4.1 更强大,但价格却更便宜。这意味着开发者和企业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 AI 性能。对于开发者来说,这是一个“无脑替换”的绝佳机会,可以直接用 GPT-5 替代旧模型,获得更好的效果和更低的开销。
国内外模型价格对比
文章还提到了 OpenAI 和国内模型的价格对比,这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参考。尽管计价货币不同,但 GPT-5 的亲民定价策略,无疑为 AI 市场的竞争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机遇。
如何在 ChatGPT 和 API 中使用 GPT-5?
GPT-5 的发布意味着所有用户都将迎来全新的体验。
ChatGPT 用户如何使用 GPT-5?
- 免费用户:所有免费用户都可以使用 GPT-5,但会有用量限制。一旦用量耗尽,系统会自动切换到 GPT-5-mini 模型。
- Plus 用户:拥有更高的 GPT-5 访问额度,并可以在 Codex CLI 中使用 GPT-5。
- Pro 用户:可以无限制地使用 GPT-5,并独享 GPT-5 Pro 模型。
- 企业和教育版用户:将在一周内获得访问权限。
开发者如何通过 API 调用 GPT-5?
对于开发者来说,GPT-5 的 API 调用带来了许多新特性,需要特别注意。
1. 必须进行实名认证!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在调用 GPT-5 API 之前,你的 OpenAI 账户必须完成实名认证。如果未认证,调用会直接报错。认证流程很简单,访问 OpenAI 平台的设置页面,通过 persona 进行验证即可。
2. 丰富的 API 新特性
* Verbosity / 冗长度:开发者现在可以通过 verbosity 参数控制模型生成文本的长度和详细程度,可选值为 high、medium 或 low。比如写代码时,选择 high 会生成更长、带注释的代码,而 low 则会生成精炼、几乎无注释的代码。
* Custom tools / 自定义工具:不再局限于 JSON 格式,你可以自定义工具调用的输入方式,让 API 调用更加灵活。
* Allowed tools / 允许的工具:在 tool_choice 下新增了 allowed_tools 参数,允许你定义一组工具,但只让模型实际使用其中的一部分,这在多工具调用场景下非常实用。
3. 编程能力(Coding)案例展示
GPT-5 在编程,尤其是创意和美学代码生成方面表现出色。例如,它可以轻松生成一个可自由作画的单页面应用、一个可交互的太阳系地图,甚至是 2D 太空大战小游戏。这些案例直观地展示了 GPT-5 在 vibe coding 上的巨大进步。
那些发布会上的小插曲:GPT-5 也不是完美的!
尽管 GPT-5 表现亮眼,但这次发布会也暴露出一些“草台班子”的小错误,比如 SWE 和 FrontierMath 跑分数据的乌龙。这提醒我们,即使是最顶尖的 AI 公司,也可能在细节上犯错。
鲁迅风格感悟
我认为:世界本没有新事物,不过是旧事物的些许变种罢了。然而,倘若这变种能使得旧事物的桎梏得以解脱,甚至带来些许光明,那便是值得称道的进步。这次 OpenAI 的 GPT-5 发布,便是如此。它虽沿袭了前代的脉络,但在能力、价格、易用性上都作了巨大的“变种”。它让我们看到了 AI 技术的下沉与普及,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奇珍异宝,而成为触手可及的实用工具。然而,发布会上的种种乌龙,又让我想到,即便是最顶尖的“神机”,也终究是人所创造。它有其强大之处,亦有其不可避免的疏漏。我们无需神化它,但也不能轻视它。正如鲁迅先生笔下的文字,既有对旧世界的批判,也有对新世界的期盼。GPT-5 的出现,便是对 AI 世界的一次深沉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