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飞书+DeepSeek 几秒钟创作高质量公众号文章?,,#AI工具
还在为公众号文章更新发愁吗?还在苦思冥想却写不出满意的文章吗?别担心,今天就来教你如何利用「飞书+DeepSeek」,快速创作高质量的公众号文章,告别熬夜,轻松实现10w+!
1. 为什么选择飞书+DeepSeek?,,#智能排版
1.1 效率提升:
几秒钟即可完成一篇高质量文章的创作,告别传统写作的漫长过程,让你的效率直接起飞!
1.2 质量保证:
DeepSeek作为强大的AI模型,能够根据你的指令,创作出符合10w+爆文风格的文章,保证内容质量。
1.3 操作简便:
整个流程简单易懂,无需专业技能,即可轻松上手,玩转公众号创作。
2. 如何搭建公众号爆文创作模板?,,#指令配置
2.1 新建多维表格:
在飞书中新建一个多维表格,保留第一列,用于存放公众号文章的选题。删除后面的列。
2.2 添加正文列:
新建一列,作为文章的正文内容。在字段类型中选择字段捷径中的“DeepSeek R1”。
2.3 配置DeepSeek指令: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你需要告诉DeepSeek做什么。
- 对哪个对象做? 对第一列的选题进行操作。
- 做什么? 根据选题撰写文章。
例如,以职场领域为例,指令可以这样写:
你是一名【职场】领域的公众号作者,请参考10w+阅读量的公众号爆文风格,根据选题创作一篇1500字左右的公众号文章,直接输出正文,不要有其他任何多余内容,直接写正文,不要写标题。
注意:
- 其他领域的小伙伴,只需要修改上述提示词中【】内的领域名称即可。
- 一定要强调“只输出正文”,因为DeepSeek在输出内容时,可能会添加一些多余的语句,如“正文如下”等。
2.4 添加标题列:
新建一列,用于生成文章标题。同样可以使用DeepSeek R1,让它多输出几个标题供你选择,或者直接输出一个标题使用。
2.5 添加排版列:
为了让文章在公众号后台排版更美观,我们可以让AI直接进行排版。
- 使用“自定义AI自动填充”字段捷径,引用前面正文的字段。
- 提示词可以这样写:
对【正文】的内容进行排版,每2~3句另起一段,并以markdown的格式输出。注意:不要带引号,不要其他任何多余内容,去掉原文中“正文”“正文开始”“全文XX字”等说明性文字及多余的符号,让我可以直接复制内容来使用。
3. 实战演练:一分钟创作公众号文章,,#一键排版
3.1 生成选题:
可以使用DeepSeek来生成公众号文章的选题。
3.2 填充内容:
将选题粘贴到公众号爆文创作模板中,等待一分钟,所有内容(正文、标题、排版后的文章)就会自动生成。
3.3 检查与修改:
检查排版后的文章,确认是否去除了多余的文字和符号。
3.4 复制到Markdown编辑器:
将排版后的文章复制到Markdown编辑器中,例如墨滴、openwrite、Typora等。推荐使用openwrite,完全免费且免登录。
- openwrite网址:https://md.openwrite.cn/
3.5 复制到公众号后台:
从Markdown编辑器中一键复制内容,粘贴到公众号文章后台即可。
4. 进阶玩法:更多AI功能等你探索,,#工作流
4.1 配图建议:
使用DeepSeek给出文章配图建议,让文章更生动。
4.2 AI绘图:
添加一个AI绘图的字段捷径,根据指令一键绘制公众号文章的封面图。
4.3 打造个性化工作流:
将飞书+DeepSeek应用于更多场景,例如办公提效、人生管理系统、自媒体知识库等。
5. 总结:飞书+DeepSeek,开启公众号创作新纪元,,#未来趋势
飞书+DeepSeek的组合,无疑是公众号内容创作领域的一次效率革命。它极大地降低了创作门槛,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创作高质量的文章。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创作将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
我认为:
content is king,效率是皇冠上的明珠。昔日皓首穷经,方能成就一篇佳作,如今借 AI 之力,弹指间便可妙笔生花,岂不快哉?然则,AI 终究是工具,内容之魂仍需匠心打磨。切不可舍本逐末,沉溺于技术的便捷,而忘却了文字的真挚与思考的深度。
keywords #DeepSeek
感悟:
通过飞书和DeepSeek的结合,内容创作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种AI辅助写作的方式,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内容生产中来。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AI 只是工具,真正的优质内容仍然需要人工的思考、编辑和润色。如何将AI技术与人类的智慧更好地结合,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内容,是我们需要持续探索的方向。
content is king,效率是皇冠上的明珠。昔日皓首穷经,方能成就一篇佳作,如今借 AI 之力,弹指间便可妙笔生花,岂不快哉?然则,AI 终究是工具,内容之魂仍需匠心打磨。切不可舍本逐末,沉溺于技术的便捷,而忘却了文字的真挚与思考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