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整理后的文章:
Equity AI:李继刚老师的Prompt之道与提示词技巧深度分享
引言
本次分享记录了@李继刚Arthur 老师在AIPO共学中的直播内容。他详细讲解了提示词使用的技巧及其背后的哲学思考,内容精辟,令人受益匪浅。为此,整理分享供更多人阅读。
一、什么是Prompt之道?
1.1 如何清晰表达?
清晰表达是写提示词的核心。与大模型对话,只需明确表达需求,即可获得有效结果。框架的选择和语法都是次要,关键在于真正明白想要什么。
如何解锁清晰表达?
- 内核的存在:先明确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 内在的积累:知识和灵感的输入是关键。
金句:读书多,脑海中有很多方法论,正是这方法形成了场景,使得提示词源源不断。
1.2 如何表达得更清晰?
关于结构化提示词的框架,李继刚强调,其实质是不同角度的表现。框架可帮助在不同维度和角度下清晰呈现思想。
提示:避免仅对提示词的结果进行模仿,而应理解背后的思考过程。
二、Prompt之术:三大技巧
李继刚分享了写提示词的三个基础且重要的技巧:
2.1 如何有效分配角色?
在提示词中分配角色,不仅是简单步骤,还牵涉到角色的行为模式、知识域、语言风格等层面细节。进行此操作时需确保大模型对角色角色有认知,否则需提供足够信息量进行补充。
2.2 为什么要给出示例(Few-Shots)?
当直接描述一个复杂概念困难时,通过提供示例可有效帮助大模型理解并生成期望内容。
关键:示例能帮助模型映射到准确的思维路径,令结果更符合预期。
2.3 什么是思维链(Chain-of-Thought,COT)?
使用思维链可以让提示词解析过程化,层层细致分析,提供逻辑和步骤更清晰的答案。
三、背后道理:压缩表达的重要性
3.1 如何进行压缩表达?
尝试将一个复杂的概念或方法简化为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乃至一个字,保持信息不丢失。
- 精准表述:薄化语言,抵达embedding核心。
- 凝练表述:压缩语义,提升注意力集中度。
3.2 你在和谁对话?
确保认清你是这场对话中的画师,而AI是画笔。坚持用你的思维引领AI生成有灵魂的作品。
总结与感悟
我认为:提示词写作的本质在于压缩与准确表达。这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哲学思维。用心钻研、不断尝试,你将能看到真正的意义所在。, , , ,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