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界如何拥抱AI?日本发布初等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老师 AI 使用指南

AI前沿3周前发布 yizz
5,581 0 0
广告也精彩

为什么日本要发布初等高等教育阶段的AI使用指南?

日本发布初等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及教师的 AI使用指南,旨在为教育领域引入生成式AI提供指导,确保AI工具在教育中得到合理、安全和有效的应用。这份指南的发布,体现了日本教育界拥抱科技进步、同时又注重教育本质的决心。

使用生成式AI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 人类中心原则

  • 核心理念:AI的目的是增强人类的能力,而不是取代人类的判断。
  • 具体解释:AI工具应当作为辅助,帮助师生更好地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但最终的决策和责任仍然由人类承担。例如,AI可以生成一份教学计划草案,但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2. AI输出仅为参考

  • 核心理念:学校需要明确,生成式AI的输出结果只是“参考之一”,不应被视为绝对真理。
  • 具体解释:学生和教师在使用AI时,需要对AI的输出结果进行批判性评估,并结合自身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例如,AI生成的论文初稿,学生需要仔细检查,核实信息来源,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如何利用生成式AI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1. 结合《学习指导纲要》

  • 核心理念:将AI工具的应用与《学习指导纲要》中规定的能力要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 具体解释:例如,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可以利用AI工具快速收集资料,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2. 提升批判性思维

  • 核心理念:鼓励学生利用AI工具提炼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被AI的输出结果所左右。
  • 具体解释:学生可以使用AI工具生成多种观点,然后通过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和比较,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例如,AI可以提供不同角度的论证,学生需要思考哪种论证更合理、更有说服力。

教师在AI时代的角色是什么?

1. 引导者

  • 核心理念:教师应成为学生和生成式AI之间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
  • 具体解释: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AI工具,如何评估AI输出结果的质量,以及如何避免滥用AI工具。例如,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使用AI工具进行文献检索,并指导学生如何判断文献的可靠性。

2. 具备AI知识与技能

  • 核心理念: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AI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使用AI工具。
  • 具体解释:教师需要了解AI工具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和潜在风险,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使用AI工具,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使用方式。例如,教师需要了解如何使用AI工具进行个性化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生成式AI在教育中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1. 教师的校务工作

  • 应用场景:AI可以用于教学资料准备、时间表制定、活动计划等,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 具体例子:教师可以使用AI工具快速生成教学课件、设计课堂活动、制定学生学习计划等,从而节省大量时间,专注于教学本身。

2. 学生的学习活动

  • 应用场景:AI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视角。
  • 具体例子:AI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解答学生的疑问。同时,AI可以提供不同角度的观点,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
  • 注意事项:在使用AI辅助学习时,需要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并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避免学生过度依赖AI工具。

3. 教育委员会的指导

  • 应用场景:教育委员会需要提供政策支持,确保生成式AI的安全使用。
  • 具体例子:教育委员会可以制定AI使用指南、提供AI培训课程、建立AI应用示范学校等,从而推动AI在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

使用生成式AI的安全与法律合规有哪些要求?

1. 遵守法律法规

  • 核心理念:在使用生成式AI时,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在隐私保护、著作权和公平性方面。
  • 具体解释:例如,不得在AI工具中输入学生的个人隐私信息,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不得利用AI工具进行作弊等。

2. 避免输入敏感信息

  • 核心理念:避免在生成式AI中输入敏感信息,如个人隐私和成绩数据。
  • 具体解释: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教师和学生在使用AI工具时,需要注意不要输入学生的个人信息、成绩数据等敏感信息。

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和信息素养培养?

1. 强化信息素养

  • 核心理念: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能够正确使用AI工具,同时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 具体解释: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判断信息的真伪、如何识别虚假信息、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才能在AI时代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2. 强调引用规范

  • 核心理念:指导学生在引用生成式AI的内容时,注明来源,避免抄袭或不当使用。
  • 具体解释:学生需要了解学术规范,知道如何正确引用AI生成的内容,避免抄袭行为,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

教师与AI的关系是什么?

1. 掌握AI知识

  • 核心理念:教师需要掌握生成式AI的基本知识,并在教学中适时引入,以支持学生学习。
  • 具体解释:教师需要了解AI工具的原理、功能和应用场景,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使用AI工具,并将其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2. AI不能替代教师

  • 核心理念:AI的使用不能替代教师的人文关怀和教育职责。
  • 具体解释:AI工具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启发、关怀和鼓励作用。教师仍然是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

总结

日本的这份AI使用指南,充分体现了在数字化时代,教育如何拥抱科技、同时坚守教育本质的思考。它不仅为日本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导,也为其他国家在教育领域引入AI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我的想法:

我认为:这日本的AI指南,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也难掩其隐忧。AI这东西,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助学子腾飞,用不好,则可能埋下“懒惰”的种子。指南虽苦口婆心,强调“人类中心”,但人心难测,谁又能保证学生不依赖AI,最终沦为只会复制粘贴的“机器”?教育的根本,在于启发思考,在于培养独立人格,若一味依赖AI,恐怕会适得其反。这指南,与其说是指路明灯,不如说是对未来教育的一场豪赌,输赢,尚不可知。

# # # # #

© 版权声明
chatgpt4.0

相关文章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