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更倾向于 wan2.1 而不是 wan2.2?

AI前沿3小时前发布 yizz
2,110 0 0

为什么我更倾向于 wan2.1 而不是 wan2.2?

  • 我个人在多次图生视频(I2V)测试中发现,虽然开发者声称 wan2.2I2V 加速上能带来 15%–50% 的提升,但我主观感受是 wan2.1 在画面清晰度和运镜可控性上更令人满意
  • 速度上的“加速感”并不等于“体验的提升”——加速是数字上的帧处理效率或运动幅度放大,但不一定带来更平滑或更自然的视觉结果。对我而言,wan2.1 给人的画面更“干净”、运镜提示词更容易听话,所以我总体偏向 wan2.1

wan2.1 与 wan2.2 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 兼容性与目标优化
    • wan2.2:针对单帧图生视频(single-frame I2V)做了单帧输入优化,强调在单帧基础上放大/增强运动向量,兼容原版工作流但更“激进”。
    • wan2.1:在运镜(camera motion)和细节一致性上更保守,整体结果更清晰稳定,尤其在慢动作与雪花噪点问题上表现更友好。
  • 参数行为差异:两者都可以通过类似的参数控制运动幅度,但wan2.2更强调扩展运动(所以会有更大数值的加速感),wan2.1在默认设定下更自然。
  • 开源与生态:目前 wan2.5 未开源(原文指出“wan2.5没开源当我没说”),FLux2 已上架 Playground,开源希望渺茫。

如何在 ComfyUI 中安装并使用 wan2.1 LoRA 图生视频工作流?(详细步骤)

  1. 准备环境(前提)
    • 已安装 ComfyUI(推荐最新版)。
    • 准备好显存与驱动(CUDA 等),确保环境可以跑模型。
  2. 获取工作流与模型文件
    • 从作者提供的文件夹或分享链接下载 工作流(.json/.flow)LoRA 模型 和相关插件。
    • 将模型放入 ComfyUI 的模型目录(常见位置:ComfyUI/models/checkpoints 或 ComfyUI/models/Lora),将自定义节点或插件放到 ComfyUI/custom_nodes(根据作者说明)。
  3. 加载工作流
    • 启动 ComfyUI,打开 Workflows -> Load Workflow,选择下载的 wan2.1 图生视频工作流
    • 确认各节点已正确映射到相应模型与资源(如 LoRA、参考帧、补帧节点等)。
  4. 参数设置(关键步骤)
    • 找到 motion_amplitude 参数,推荐起始值为 1.15(即 ****motion_amplitude = 1.15**)。
    • 其他参数与原版 WAN 工作流保持一致。
  5. 输入提示词与参考帧
    • 使用明确的运动提示词(示例见下节),加入或保留 reference_latents(用于保持主体一致性)。
    • 若使用 LoRA,请按作者推荐的 LoRA 强度 加载(例如 0.5-1.0),并保持时序链(4 步 LoRA 时序依赖链)不被破坏。
  6. 渲染与导出
    • 按正常流程渲染视频帧,使用补帧或放大节点(工作流内已包含“放大补帧”模块)。
    • 导出视频序列并合成为最终视频用于对比测试。

提示:如果你不支持 sega_attention 怎么办?

  • 如果你的环境或节点不支持 sega_attention禁用它(直接跳过或改用兼容实现)通常就能运行起来,不会影响大体结果。

推荐的 motion_amplitude 参数与场景举例(如何根据场景调参?)

  • motion_amplitude = 1.00(原版)
    • 运动提升:0%
    • 场景:与 WAN 原版节点无区别,适合不需要额外运动的静态或微动场景。
  • motion_amplitude = 1.15(默认推荐)
    • 运动提升:+15%
    • 场景:通用场景,适合多数日常动作(走路、慢跑、轻微运镜)。
    • 示例提示词:“流畅地行走”(避免用含糊词“移动”)。
  • motion_amplitude = 1.30
    • 运动提升:+30%
    • 场景:体育类中等速度动作(跑步、跳跃)。
    • 示例提示词:“快速向前奔跑”
  • motion_amplitude = 1.50
    • 运动提升:+50%
    • 场景:极限运动或需要大幅度运镜的场景(极限滑板、飞跃)。
    • 注意:容易出现运动过快或不自然,需要配合更强的运动提示词与后处理稳定化。

调参实战建议:
– 运动过快时:每次减少 motion_amplitude 0.05,直到运动幅度合适;
– 仍然偏慢时:可适当增大到 最高 1.4(或 1.5 小心试验)
– 保持其他参数(如亮度保护、reference_latents)不变以便比较效果。


提示词优化:怎样写出让运镜“听话”的提示词?

  • 明确描述运动节奏:例如用“快速奔跑”、“慢速靠近”、“缓慢拉远镜头”等。
  • 避免模糊词:不要只写“移动”、“走动”,会导致模型对运动幅度与节奏判断模糊。
  • 结合场景描述主体和镜头行为:例如“在城市街道中快速奔跑,镜头从近景拉远到全景”。

技术细节:什么是“亮度保护的运动缩放”与 LoRA 时序依赖链?

  • 亮度保护的运动缩放(简单口语化描述)
    • 在放大或变换运动向量前,先把图像的亮度均值做一定的预处理(“分离亮度均值”),避免放大运动时引入明显的亮度跳变或“雪花”噪点。换句话说,是在动模板上做“亮度缓冲”,以保持视觉连贯。
  • 4 步 LoRA 的时序依赖链
    • 这是指在时间维度上对 LoRA 权重应用顺序和约束,保证参考帧(reference_latents)在多帧之间保持主体一致性,同时不把运动过度约束成静态。对用户来说,意思是“不要随意打乱 LoRA 应用顺序,否则主体一致性可能会被破坏”。

例子:如果你让模型在连续帧里“保持人物脸部一致”,参考 latent 会被用来做“锚定”,但又不能把运动向量全部锁死,否则就没有运动了。上述机制就是在两者之间做平衡。


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Troubleshooting)

  • 问:运动看起来不自然或出现“雪花”噪点怎么办?
    • 答:先确认是否启用了亮度保护或 reference_latents;尝试降低 motion_amplitude(每次降 0.05),并检查 LoRA 时序是否正确。
  • 问:速度感提升了但画面变模糊?
    • 答:可能是“运动幅度放大”导致主体细节丢失,建议配合更高质量的补帧/超分辨率模块或降低放大强度。
  • 问:我看到有人说 FLux2,但没开源怎么办?
    • 答:如原文所述,FLux2 已上架 Playground,开源无望。要想使用只能依赖线上服务或等待作者发布开源版本。

我如何做测试对比(方法说明)

  • 我做了两段真实测试视频对比,每个测试视频长度为 248 秒,比较了:wan2.1、wan2.2(并同步测试了 AIO、V10、Smooth 风格/模型)。
  • 测试原则:保持相同的输入 prompt、相同的 seed、相同的输出分辨率与补帧设置,仅更换工作流/节点与 motion_amplitude 参数以便直观看到差异。
  • 结果(主观总结):虽然 wan2.2 在某些情况下显示了“加速(15–50%)”,但我在整体清晰度与运镜可控性上更偏好 wan2.1。具体对比视频已放在文末供参考。

结论与实操建议:我该怎么选择?

  • 如果你追求更自然、更清晰且易控制的运镜,从我个人经验出发,优先选择 wan2.1 并把 motion_amplitude 设为 1.15 作为起点。
  • 如果你需要更激进的运动扩展或做激烈动作场景,可以尝试 wan2.2 并把 motion_amplitude 提高到 1.3–1.5,但要做好后处理与去噪。
  • 始终保持对比测试:同 prompt、同 seed、同补帧参数,逐步调节 motion_amplitude 才能找到你场景的最佳值。

我认为:
我看到这些工具和参数像是制镜匠手中的刻刀——表面上每一次“加速”“增强”都像是更锋利的刀刃,实则需要细心打磨与恰到好处的手法。单纯追求数字上的加速,就像只看刀头的光泽而不看刀柄是否牢靠:或许一时令人惊艳,长久之下却可能割伤自己。用工具首先要懂得“该怎么用”,这比盲目追新版本重要得多。愿各位在追求效果时,别忘了先问自己:我想要的到底是速度,还是掌控与美感?

#keywords,#keywords,#keywords,#关键词

© 版权声明
chatgpt4.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