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定价风波:官方道歉与用户信任危机
Cursor为何道歉?
Cursor,这款曾被誉为“AI编程神器”的工具,近期因修改 Pro 订阅方案引发用户强烈不满,遭遇大规模退订潮。用户主要抱怨以下几点:
- 计费不透明:原以为 20 美元是固定套餐,实际用完限额后被额外扣费。
- 规则复杂:新的计费规则难以理解,用户需在 Reddit 等社区求助。
- 性能下降:模型响应速度大幅降低,简单代码片段也需等待很长时间。
面对用户质疑,Cursor 官方终于发布道歉声明,承认“沟通不清”导致用户“感到困惑”,并对 Pro 计划的计费方式和退费政策做出说明。
新定价模式是怎样的?
旧版 Pro 计划:请求数计费
旧版 Pro 计划按“请求数”计费,每月提供 500 次高速调用额度,使用 Sonnet 模型一次计作两次。超出额度后,用户会被切换至“慢速请求池”继续使用,这让用户误以为是“基本无限”使用。
新版 Pro 计划:额度+Auto模式无限使用
Cursor 将收费模式从“请求计价”切换为“$20 包含额度 + Auto 模式无限使用”。
- Auto 模式:在此模式下,系统会自动将请求路由到不同的前沿模型,用户可以“真正无限用”,但会牺牲对特定模型的选择权和性能可控性。
- API 模式:如果用户指定模型,且没有设置支出上限,超出 $20 后,系统会自动按 API 价格收费。
根据平均 token 使用量,$20 大致支持:
- 约 225 次 Sonnet 4 请求
- 约 550 次 Gemini 请求
- 约 650 次 GPT-4.1 请求
Cursor 官方表示,绝大多数 Pro 用户不会用完这些额度。
重点:无限使用仅适用于 Auto 模式
Cursor 此前未明确说明“无限使用仅适用于 Auto 模式”,导致用户产生误解。
Cursor如何补救?
Cursor 官方承认错误,并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用户为何不买账?
尽管 Cursor 官方道歉,但许多用户并不买账,主要原因如下:
- 信任丧失:用户认为 Cursor 一直在修改“无限使用”的定义,甚至删除 Reddit 上的负面评价。
- 悄悄降级:用户指出,Cursor Pro 的价格不变甚至更高,但提供的服务却越来越少。
- 售后问题:部分用户在面对计费不透明、未提前告知、扣费无提示等问题时,只能寻求第三方机构协助。
一位用户总结了 Cursor Pro 的“进化史”:
- 初期:$20 无限使用。
- 第一次变动:500 次优先请求,超出后降速为无限使用。
- 下一次变动:500 次上限,超出后按用量计费。
- “神秘限速”时期:500 次额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隐形限速系统。
- 限速收紧时期:隐形系统更严苛,普通发三条消息就可能被锁。
- 隐藏 Pro+ 发布:$60 计划承诺“无限使用、快速响应,是 Pro 的 3 倍额度”。
- Claude Sonnet “思考”消耗变动:Sonnet 4 的“thinking”请求开始消耗额度。
Cursor事件反映了什么?
Cursor 事件反映了 AI 工具行业面临的挑战:
- 套壳的脆弱性:Cursor 等 AI 编程工具依赖底层模型,但底层模型提供商也在逐渐成为竞争对手。
- 成本压力:OpenAI 和 Anthropic 等公司开始向企业用户收取额外的“优先使用费”,导致下游工具市场面临成本压力。
Cursor 曾凭借 Pro 订阅计划取得成功,但如今正面临市场地位的挑战。
如何重建用户信任?
Cursor 承诺未来在定价调整上将更加透明,包括:
- 提前通知用户变动内容。
- 提供清晰、易懂的文档说明。
- 在过渡期内由支持团队提供充分协助。
但这些承诺能否兑现,还有待时间检验。
我认为:
Cursor的这次风波,并非仅仅是定价策略的失误,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对用户信任的漠视。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技术再先进,若失了人心,终究是镜花水月。Cursor的教训,值得所有AI工具厂商警醒,切莫重蹈覆辙,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用户的无情抛弃。
,,
感悟:
这次 Cursor 的定价风波,让我深刻体会到用户信任的重要性。对于 AI 工具来说,技术固然重要,但透明的定价、清晰的沟通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同样不可或缺。如果 AI 工具厂商只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用户感受,最终只会失去用户信任,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