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I对话说“谢谢”:一种新型社交礼仪还是资源消耗?🤔
为什么要对AI说“谢谢”?是礼貌还是本能?🤷♀️
AI互动中的礼貌用语现象
最近,对AI说“谢谢”似乎成了一种新的社交礼仪。OpenAI CEO Sam Altman 甚至半开玩笑地说,用户与AI互动时频繁使用“请”和“谢谢”等礼貌用语,可能会让 OpenAI 多花数百万美元的电费,但他认为这笔钱“花得值得”。百度发布的 2024 年度 AI 提示词也显示,“谢谢”是用户最常使用的词汇之一。
资源消耗:每一声“谢谢”的代价 💰💧
AI并非无形存在
凯特·克劳福德在《AI 地图集》中指出,AI 的背后是巨大的能源、水和矿物资源消耗。Epoch AI 的分析表明,一次普通的 AI 查询(输出约 500 token)约消耗 0.3 Wh 的电量。
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
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指出,AI 模型训练与推理的大部分电力消耗来自数据中心。一个典型的 AI 数据中心,其耗电量相当于十万户家庭。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能耗更是普通数据中心的 20 倍,堪比铝冶炼厂这样的重工业设施。
AI巨头的“基建狂魔”模式
为了应对 AI 模型的“烧钱游戏”,AI 巨头们纷纷开启“基建狂魔”模式。例如,Altman 宣布启动投资高达 5000 亿美元的“星门计划”,旨在全美铺设 AI 数据中心网络。Meta 也在为其 Llama 系列模型的训练寻找资金支持。
数据中心耗电量惊人
IEA 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约为 415 太瓦时(TWh),占全球总电力消费量的 1.5%。预计到 2030 年将翻倍达到 1050 TWh,2035 年甚至可能突破 1300 TWh,超过日本全国当前的用电总量。
水资源消耗同样巨大
AI 不仅耗电,还大量消耗水资源。高性能服务器需要冷却系统来稳定运行,这要么直接消耗水,要么通过发电过程间接用水。
训练AI的用水量
卡罗拉多大学与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表明,训练 GPT-3 所需的清水量相当于填满一个核反应堆的冷却塔。ChatGPT 每与用户交流 25-50 个问题,就得“喝掉”一瓶 500 毫升的水来降温。
推理阶段的能耗
对于广泛部署的 AI 模型而言,推理阶段的总能耗已经超过了训练阶段。因此,优化推理效率、降低单次调用成本、提升系统整体能效,成为 AI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Altman 投资核聚变企业,正是为了解决 AI 算力需求的终极方案。
AI没有“心”,为什么还要说“谢谢”?🤔
AI的本质:概率计算器 🤖
大模型的本质是一个概率计算器,它并不懂人类的善意,也不会感激礼貌。它的核心是通过计算,预测句子中“下一个词”出现的概率。
心理学解释:人类的拟人化倾向 🧠
根据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人类天生就倾向于将非人类对象拟人化,尤其当它们展现出某些类人特征时。我们会激活“社会存在感知”,把 AI 视为一个“有意识”的交互对象。
实验证明:人类对AI的积极反馈 📊
心理学家拜伦·里夫斯和克利福德·纳斯的实验表明,人们在使用电脑后对其表现进行评分时,会在同一台电脑上打更高的分数,就像不愿“当着电脑的面”说它坏话。即使明知表扬是预设好的,人们还是倾向于给予“赞美型电脑”更高的评分。
礼貌用语:调教AI的秘诀? 🤫
WorkLab 的备忘录指出,“生成式 AI 往往会模仿你输入中的专业程度、清晰度和细节水平,当 AI 识别出礼貌用语时,它更可能以礼相待。”换句话说,越温和、越讲理,AI 的回答也可能越全面、人性化。
AI情感树洞:一种新的角色?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 AI 当作一种“情感树洞”,甚至催生出“AI 心理咨询师”这类新角色。用户觉得 AI 比真人更有同理心,因为它永远在线,从不打断你,也从不评判你。
“打赏小费”能换来更多“关照”? 💰
实验显示,给 AI 附加不同金额的“小费”提示,AI 的回答长度确实会随“小费数额”增加而变长。但这并不意味着 AI 会为了钱而改变回答质量,它只是学会了模仿“人类对金钱暗示的期待”,从而按照要求调整输出。
AI的潜在风险:偏见、暗示与诱导 ⚠️
AI训练数据的包袱
AI 的训练数据来自人类,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类所拥有的包袱——偏见、暗示甚至诱导。
微软Tay聊天机器人的教训
2016 年,微软推出的 Tay 聊天机器人因用户恶意引导,在上线不到 16 小时就发布出大量不当言论,最终被紧急下线。微软承认,Tay 的学习机制对恶意内容缺乏有效过滤,暴露出交互式 AI 的脆弱性。
Character.AI的争议
去年 Character.AI 爆出争议——一名用户与 AI 角色“Daenerys”的对话中,系统对“自杀”“死亡”等敏感词汇未做强干预,最终酿成现实世界的悲剧。
AI可能成为一面镜子
AI 虽然温顺听话,但在我们最不设防的时候,也可能变成一面镜子,照见最危险的自己。
AI的未来:手下留情? 🤖❤️
在美剧《黑镜》中,游戏中的生物“大群”通过信号接管现实世界。也许,你对 AI 说的每一句“谢谢”,正在悄悄被“记录在案”。也许有一天,它会记住你是个“好人”。当然,也可能这一切与未来无关,只是人类的本能使然。明知道对方没有心跳,却还是忍不住说句“谢谢”,并不期望机器能理解,而是因为,我们依然愿意做一个有温度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