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AI战略大提速:从招聘风向看巨头AI布局
1. 为什么美团突然加速AI布局?
美团对 AI 的态度转变,从之前的保守观望到现在的“主动进攻”,源于几个关键因素:
- 王兴 早已看到 AI 的潜力,但过去未有明显行动。
- AI 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让 美团 意识到 AI 可以改变甚至颠覆整个行业。
- 资本市场对 AI 的高度关注,迫使大厂纷纷与 AI 结合。
- 美团 内部对 AI 的认知提高,各业务线都在积极尝试 AI 应用。
- 为了在新时代守住基本盘,并探索新的增长空间,美团 必须加快 AI 布局。
2. 美团在AI领域做了哪些努力?
美团 为了追赶 AI 浪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高管亲自招聘:美团 核心本地商业CEO 王莆中 在社交网络发帖招揽 AI 人才。
- 招聘信息突出AI含量:前 美团 招聘负责人 魏小康 在小红书为 光年之外 招募 AI 人才,强调要招“猛搞 AI 的疯子”。
- 内部重视AI氛围:美团 内部关于 AI 的分享会越来越多,各业务线都在往 AI 上靠。
- 接入DeepSeek模型:美团 接入 DeepSeek 模型,用于生成套餐的 AI 智选总结。
- 成立光年之外团队:在 美团 主营业务之外进行 AI 探索,方向无限制,尝试各种可能性。
- 加大AI人才招聘:阿里国际也传出大幅加码 AI 人才布局的消息。
3. 美团AI策略的重点是什么?
美团 的 AI 策略主要分为两个方向:
- 基于主营业务的AI尝试:
- 目标是智能地满足用户外卖下单、出行就餐等各类个性化需求,实现“真正用户视角出发的 千人千面”。
- 打造全新的 AI 原生产品,成为覆盖 美团 所有服务的“私人助手”。
- 跳出主营边界的AI尝试:
- 通过 光年之外 团队进行探索,方向无限制,包括陪伴、内容、工具、ToB、硬件等。
- 例如,尝试用 AI 为用户提供点餐建议,但需要考虑实用性和效率,避免多此一举。
4. 美团AI面临哪些挑战?
美团 在 AI 发展道路上仍面临一些挑战:
- 重点不明确:光年之外 的“方向无限制”可能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 AI应用与主营业务的结合:如何将 AI 技术与 美团 的各类服务有效结合,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功能,仍需探索。
- 时间压力:竞争对手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节奏,美团 需要抓紧时间,尽快拿出有竞争力的 AI 产品。
- 人才需求:对 AI 人才的投入度和工作时间要求较高,可能会劝退一部分人才。
- 模型能力:过去模型能力不足,现在技术逐渐成熟,需要抓住机会爆发。
5. 美团如何应对时间压力?
为了应对时间压力,美团 采取了以下措施:
- 强调效率:原生 AI 产品的招聘提到团队风格是“简单、高效”,光年之外 更强调要“快速试,成了猛搞”。
- 高强度投入:要求求职者要有14*6~7的时间投入 AI,包括工作时间和自学时间。
- 内部呼吁:王兴 点赞 美团 内网文章,呼吁大搞 AI,鼓励员工“睡什么睡,起来嗨”。
6. 美团的AI未来展望
- All in AI:在腾讯、阿里和字节跳动已经基本找到自己节奏后,美团 看起来也觉得时机到了。
- 后发制人:即使是快速迭代的技术,想要“后发制人”,节奏也不容易把握。
- 竞争激烈:随着 美团 的加入,AI 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 关键时间点:2024年被认为是 AI 应用爆发的一年,美团 需要抓住机会,尽快推出有竞争力的 AI 产品。
我认为:
美团All in AI的决心和紧迫感跃然纸上,从高管亲自下场招人到内部高强度的时间投入要求,都体现了美团对AI的重视。但是,方向的明确性和AI与现有业务的深度融合仍然是美团需要解决的问题。后发制人并非易事,希望美团能抓住这次技术变革的机遇,找到属于自己的AI发展道路,而不是盲目跟风。正所谓:别人睡觉我独醒,卷起袖子加油干,或许能弯道超车也未可知。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