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 APP:现象级AI社交产品的成功秘诀
Sora APP 在上线不到 5 天的时间里,实现了 100 万次的下载,其负责人 Bill Peebles 在推特上庆祝时表示,Sora 达到这一里程碑的速度甚至超过了 ChatGPT。更令人惊讶的是,Sora 近 200 万周活跃用户中,有 70% 的用户都在积极创作内容。在传统互联网的 90-9-1 规则(90% 的用户消费内容,9% 的用户编辑/分发内容,1% 的用户创造内容)的背景下,这一比例显得尤为突出。那么,OpenAI 如何从基础视频模型 Sora 出发,打造出一个现象级的 ToC 产品呢?
Sora 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人,是关键。Sora 抓住了社交网络的本质,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Sora 团队设计了 Cameo 和 Remix 两个核心社交玩法,将 Sora 打造成具有社交属性的应用,这与 ChatGPT 的单人体验形成鲜明对比。Sora 产品主管 Rohan Sahai 认为,Sora 有潜力彻底改变用户生成内容(UGC)和整个媒体生态。团队在内测阶段发现,多人协作模式中涌现出许多创意,用户能以极快的速度参与甚至发起创作。这种社交化的共创行为是 Sora 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 Sora 要做成独立的应用程序?
Rohan 表示,Sora 一开始就有着清晰的愿景,即彻底改变用户生成内容和整个媒体生态。在实际内测阶段,团队发现在“多人协作”的模式中出现了一些关键的“涌现行为”:用户能以极快的速度参与甚至发起创意创作。图像生成更偏向一种“单人体验”,用户将自己置入各种奇幻场景中,核心是“我”的表达。但 Sora 更进一步,从个体行为延伸到了群体互动,用户可以和朋友一起创作。团队在体验到这种协作和社交粘性后,把 Sora 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社交产品,就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的决定。
为了保护 ChatGPT 核心体验的纯粹性,目前没有考虑将 Sora 放入 ChatGPT 中。ChatGPT 是一个偏向“单人体验”的私密工具,这种私密性是“神圣的”。如果将 Sora 这种天然具有社交属性的功能强行加入,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困惑:我的操作和生成内容是公开的还是私密的?这种不确定性会严重破坏 ChatGPT 作为个人生产力工具的信任感和体验。
AI 时代,社交意味着什么?共创有了哪些新的可能?
在 Sora 从原型到最终产品的过程中,团队做了很多个原型。工程主管 Thomas Dimson 一直核心思考的问题是:在这个 AI 时代,“社交”到底意味着什么?团队进行了一次疯狂有趣的内部测试,在一个纯粹的社交信息流中,用户可以基于他人发布的 AI 生成图像进行创作,例如:
- 初始图像:有人发布了一张原始图片。
- 一次迭代:“给它加根雪茄。”
- 二次迭代:“现在它是一只叼着雪茄的鸭子。”
- 后续迭代:“把它倒过来”、“改成红色”……
这种即时、低成本的共创行为,在传统的创作工具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过于耗时。但 生成式AI技术 的出现,让这种快速的 remix 和迭代变得简单。团队意识到 AI 在社交创作中的潜力,并发现视频比图像更具有表现力和吸引力。
Sora 的核心玩法是什么?
Sora 有两个核心玩法:Cameo 和 Remix。
Cameo(客串)功能
Cameo 功能通过录一小段带声音的视频,可以将自己和朋友的样子和声音准确融入到任意生成场景中。这是 Sora 的核心功能。其设计灵感来源于 Sora 的工程师在内部沟通工具上发布的一系列同事互相“激活”的视频。用户对着镜头说:“嘿,Sora,让我活起来!”然后大家开始互相 @ 对方,系统后台能自动识别并生成“客串”视频。这种简单、魔性的互动模式在内部迅速流行起来,信息流被各种 Cameo 刷屏。Rohan 表示,这种玩法触及到了社交互动的核心:人们最关心、最乐于分享的,是关于自己和朋友的内容。Cameo 功能让内容充满人情味,远超冷冰冰的 AI 生成视频。
Remix 功能
Remix 功能允许用户对内容进行“二创”,每一次基于他人作品的“二创”都会留下一个可追溯的信号。Thomas 认为,传统社交平台很难追踪“灵感来源”。但在 Sora 里,每次 remix 都会留下明确信号。这样,Sora 能够将“激发他人创作”作为核心优化目标,形成一个奖励灵感、分享的良性循环,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消费时长。
AI 时代的社交产品,核心是什么?
Sora 团队认为,AI 时代的社交产品,核心仍然应该是真实的人际关系。如果将 Sora 动态流中所有的发布者信息,尤其是标志性的 Cameo 内容去掉,剩下的纯 AI 生成视频会非常无趣。真正打动用户的是知道某个作品是由真实的朋友亲手创作,同时和你分享。收到一个机器人的点赞毫无意义,但如果是来自朋友的点赞,你会想:“他真的看了我的视频!”这种由人类创作带来的“在场感”是不能替代的。
Sora 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Sora 将持续沿着“社交”的方向继续投入更多的资源,同时探索更多以社区为中心的产品形态。Thomas 认为,本质上这是个关于“冷启动社交网络”的问题。Sora 是一种全新的视频媒介,核心是社交属性。团队的核心假设:“和朋友一起玩才最有趣”,正在不断地被实践验证。接下来,Sora 将在推荐算法方面更加关注开放的“公开信息流”,激发用户灵感,同时加强私信(DM)功能,探索小群组甚至大群组的互动玩法。
Sora 如何激励用户创作?
信息流算法决定了整个生态的行为模式。Sora 团队有意识地设计了排名算法,避免让用户陷入“无脑刷”的状态,而是鼓励创作。Sora 的推荐算法首要目标是“激励创作”,推荐内容的标准不仅是“好看”,更是“能否激发用户的创作灵感”,让用户产生“我也想做一个”或“我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创作”的冲动。Sora 还通过降低创作门槛、简化用户体验,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创作。例如,在 Cameo 功能的早期开发阶段,团队砍掉了所有复杂的步骤,让用户只需在私密环境中轻松转动头部就能完成录制。
Sora 如何平衡不同用户的创作能力差异?
Sora 通过 gateway drug 式的设计,降低创作门槛,吸引大量用户进入。对于初学者,Sora 通过 Remix 机制,用户可以直接基于社区中的“神级”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对于高阶创作者,Sora 提供更强大的工具,包括最近上线的“故事板”(Storyboard)和基础剪辑功能,来满足更复杂的叙事需求。
Sora 的商业化模式是什么?
Sora 团队宣布开启收费:每日免费生成 30 个视频,超出的部分需要付费。优先奖励早期投入的创作者与版权方,同时后续将有更多安排。团队希望打造一个让所有人都能受益的生态系统,能够巧妙地平衡平台方(OpenAI)、创作者和版权方的利益。在初期变现方式上,Sora 采用了积分制,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可以随时调整商业模式。
我认为:Sora 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深刻理解了社交网络的本质,并利用 AI 技术创造了全新的互动方式。Sora 不仅仅是一个 AI 视频生成工具,更是一个鼓励创作、分享和社交的平台。其核心在于抓住“人”这个关键要素,将 AI 技术与真实的人际关系相结合,打造出充满人情味和创造力的社交体验。未来,Sora 有望成为 AI 时代社交产品的新标杆。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